微信咨詢請掃碼
作者:萬恒留學 來源:萬恒留學 發布日期:2018-12-27 04:03
牛津大學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簡稱:Oxon.)是一所位于英國牛津市的公立大學,建校于1167年,為英語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學。
牛津大學享有世界聲譽,它在英國社會和高等教育系統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有著世界性的影響,英國和世界很多的青年學子們都以進牛津大學深造作為理想。牛津大學也是世界上現存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因各種因素而獲評為是世上一流及最著名的學府之一。
牛津大學是一所在世界上享有頂尖大學聲譽、巨大影響力的知名學府。
學校簡介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簡稱:Oxon.)位于英國牛津市,是英語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學。雖然牛津大學的確切創立日期仍不清楚,但其歷史可大約追溯到十二世紀末,迄今已有九個世紀。1209年,在牛津學生與鎮民的沖突事件過后,一些牛津的學者遷離至東北方的劍橋鎮,并成立劍橋大學。自此之后,兩間大學彼此之間展開相當悠久的競爭歲月。
有“全球本科生諾貝爾獎”之稱的羅德獎學金,每年在全球選取80名最優秀大四本科生去牛津大學攻讀碩士或博士,這些羅德學者之后在全世界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
牛津大學是英國研究型大學羅素大學集團、歐洲頂尖大學科英布拉集團、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以及Europaeum中的核心成員。
在九個世紀以來,牛津大學一直是全英國乃至于世界級的頂尖學府。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時常被合稱為牛橋(Oxbridge),它們兩所是英格蘭最古老、最著名的大學。
牛津大學的校訓是Dominus illuminatio mea(拉丁文),意思是“耶和華是我的亮光”(The Lord is my light),出自《圣經》中的詩篇第27篇。
牛津大學以自然科學和應用經濟科學、商務管理哲學三大領域的不斷進取與創新成就,震撼整個世界,同時也以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聲名遠揚:閱讀、實驗、導師輔導等多種方法結合,尊重學習規律,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出一代代堪稱天之驕子的牛津精英。
該校在心理學、生物學和法律、工程學、社會科學、經濟、哲學、歷史、音樂、化學、生物化學、文學、法語、德語、丹麥語、數學、物理、地球科學上均是行內之翹楚。
在近800年的歷史中,牛津大學培養了6位英國國王、26位英國首相(其中包括格萊斯頓、艾德禮、撒切爾夫人和托尼·布萊爾)、多位外國政府首腦(如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近4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一大批著名科學家,如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詩人雪萊、作家格雷厄姆·格林、化學家羅伯特·波義耳、天文學家埃德蒙多·哈雷等。就連2001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維·蘇·奈保爾,也畢業于牛津大學英文系。
2001至2002學年,在牛津大學就讀的學生總數超過1.65萬人,其中,來自130多個國家的外國留學生占了1/3,在校研究生的數目約為5000人。牛津大學為人類文明的發展進步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位于英國牛津市,是英語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學。牛津大學是英國研究型大學羅素團體中的一員,也是英國大學中的頂級大學。
學校特色
除學院外,牛津大學的教學和研究活動(尤其是后者),主要由學部來組織,學部不是大學內的自治單位,它們都是跨學院的機構,不附屬于任何一個學院,不過各學部的教師和學生,首先必須是牛津大學內某一學院的一員。
牛津大學現有16個學部:人類學和地理學學部,生物科學學部,臨床醫學學部,英語和文學學部,法學學部,經典、哲學和古代歷史學部,數學學部,中世紀和現代語言學部,現代歷史學部,音樂學部,東方學學部,物理科學學部,生理科學學部,心理學學部,社會學學部,神學學部,文科學部下一般不再分系,理科學部下又分成30多個系,有的學部還設一些中心和研究所。此外,有的研究所(如教育研究所,招收有研究生)不隸屬于上述各學部,而直屬于大學。
十二世紀末的時候,牛津鎮已經是一個重要的教育中心。從歐洲大陸與其他地方的學者定居在此,在1096年時就有一些教學活動。1167年巴黎大學的排外活動,讓許多英國學者離開法國,回到英國牛津。
牛津大學建立時間不詳,因為那并不是一個獨立的事件,它可以追溯到1096年于那里開始的教學。當英法關系惡化,英王亨利二世于1167年禁止英國學生在巴黎大學學習后,牛津開始迅速發展。也就是從此時開始,第一個學校公寓建立,之后逐漸成為學院。1209年,由于學生暴力行為,大學被解散(此事件導致了一些學生和教師離開牛津并建立了劍橋大學)。1214年6月20日,經過一名教皇使節的磋商,大學重新回到了牛津,并得到了特許。牛津大學的身份直到1571年通過的一項法案而得到正式的確定。
研究領域
牛津的研究力量雄厚,在其教師隊伍中,就有83位皇家學會會員, 125位英國科學院院士。在數學、計算機科學、物理、生物學、醫學等領域,它都名列英國乃至世界前茅。牛津不僅在文科而且在理科、不僅在基礎科學而且在應用科學研究中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在生物醫學領域,自從弗雷明在倫敦發現青霉素后。今天用得最廣的抗生素,1955年為牛津的愛德華·阿布拉罕發現。牛津也致力于將分子生物學應用于臨床,將核磁共振原理應用于 醫療診斷,在發現人體的 免疫系統和應用基因工程技術于臨床問題方面,牛津亦起領導作用。該校在艾滋病毒、移植手術和遺傳病研究等方面也很有潛力。1987年斯奎波父子公司贈予該校藥學系2,000萬英鎊,以支持他們的研究工作。
在環境科學領域,牛津的研究涉及 森林史、氣候變化、遙感、土地利用、野生動物保護、家畜管理、污染、腐蝕、沙漠侵犯等眾多課題。
牛津的固體物理、高磁學、激光研究、 基本粒子研究和大氣物理學等均在世界上占領先地位。物理系的 克拉倫登實驗室在世界核研究領域中起著特殊的作用?;A研究還導向重要的工業開發,包括 建立了如牛津儀器公司和牛津激光公司之類的企業。
僅在化學系,牛津就擁有4位諾貝爾獎得主。該校 在蛋白質、新型無機材料合成、分子的計算機輔助設計等方面都有重大成果問世,并在化工、醫藥、微電子工業等領域推廣應用。
牛津在地球內部動力學、陸界變形研究、低溫處理和古生物學等領域也很有成就。牛津數學研究所在許多數學分支學科中居于世界前列,計算機科學研究在國內外亦有一定地位。牛津被國際上公認為英國的經濟學中心。不僅金融、管理學科專家,而且法學、心理學和自然科學的專家也參加到經濟學研究中來。1987年進入工商界的牛津畢業生,已超過在其它行業就業的人數。
牛津的發展經濟學和國際關系研究亦很活躍,還被譽為研究當代中國最活躍的中心之一。牛津大學有許多杰出的神學家、哲學家、法學家、歷史學家、音樂家、文學家和文藝評論家,它的政治學、地理學、社會學、心理學力量都相當強。
住宿條件
本科生必須住在離Carfax(牛津市中心)6公里范圍以內,研究生是25公里以內。每個學院都會在本科生攻讀學位的第一年提供住宿,之后很多學生會搬到Cowley或者Jericho的公寓居住,還有學院的附屬建筑里。具體的情況各個學院均不同。
學校機構
牛津由一個中央學校(包括校和系圖書館,以及科學實驗室),38個學院以及7個永久私人公寓(Permanent Private Halls,PPHs)。這些學院并不只是宿舍,而是實質上負責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有些學院只接受研究生,這些通常都是近一個世紀建立的新學院,例如Wolfson College。而有一個學院根本就不招收學生,那就是All Souls College。
圖書館
Bodleian圖書館(Bodleian Library)
Bodleian法律圖書館(Bodleian Law Library)
Hooke圖書館(Hooke Library)
Sackler圖書館(Sackler Library)
Radcliffe科學圖書館(Radcliffe Science Library)
牛津是學術機構的天下。牛津共有104個圖書館。其中最大的博德利圖書館是英國第二大圖書館(僅次于大不列顛圖書館),于1602年開放,比大英博物館的圖書館早150年,現有藏書600多萬冊,擁有巨大的地下藏書庫。劍橋也有近100個圖書館,藏書約500多萬冊,每年購書經費約300萬英鎊(折合4000多萬人民幣)。根據1611年英國書業公所的決定,英國任何一家出版社的圖書都必須免費提供一冊給牛津和劍橋的圖書館,至今如此。
牛津出版社舉世聞名,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學出版社。尤其是它的20卷《牛津英語詞典》,享譽全球。
對青年學生來說,進牛津讀書,應該說是佼佼者的機會,是既痛苦又誘惑無限的事情,是光榮之路。
然而,對英國社會來說,光榮之外另有深意。牛津、劍橋是通向最高權力的重要而又充滿希望的途徑。它們每年為英國培養出一批知識權貴,其中的一些人將登上權力的高峰。隨便舉一個例子就可以看出這種誘惑的分量。1979年那一屆議會,339名保守黨議員中,有94名來自牛津、75名來自劍橋。這些校友們又組成俱樂部、校友會,互相提攜,同甘共苦,而且,由父一輩到子一輩,形成了一個關系網。試想想,這該是一種什么樣的局面?
1963年英國《金融時報》社長、倫敦經濟學院院長羅賓斯提出了《羅賓斯報告》。指責牛津、劍橋的壟斷地位和所帶來的墨守成規、保守難變的嚴重影響。當時的英國政府深以為然,在48小時內就批準了這份報告。政府決定創辦更多的大學以沖淡牛津、劍橋的影響。很快,8所大學就開工了。但是不久人們驚詫地發現,8所大學幾乎和牛津、劍橋沒有什么兩樣,校舍的建筑風格、校園的氣派和格局,仿佛從牛津、劍橋描過來的,更有意思的是,這8所大學,都分別由一位來自牛津或劍橋的副校長擔任校長。
博物館
阿什莫林博物館(Ashmolean Museum)
皮特利弗斯博物館(Pitt Rivers Museum)
牛津大學自然史博物館(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科學史博物館(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在牛津博物館也是重要的文化代表。其中阿什莫爾博物館(Ashmolean Museum)建于1683年,是英國第一座博物館,比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早70年,現為英國第二大博物館。其它如牛津故事博物館、科學史博物館、庇特河流人種史博物館、現代藝術博物館、大學自然歷史博館等,它們在自然科學、藝術、文化等領域都享有很高的聲譽。
獎學金信息
牛津大學是英國著名高等學府,全球排行榜名列前茅,也是許多中國學生向往的名牌大學。如此聲譽卓越的大學,對中國留學生也提供各種獎學金,以下簡單介紹中國留學生有資格申請的牛津大學獎學金。
中國牛津獎學金
中國牛津獎學金(China Oxford Scholarship Fund, COSF)于1992年成立,提供已經取得牛津大學研究生入學許可的中國留學生申請,獎學金得主必須在學業完成后返回中國就業。獎學金申請人必須是中國、香港或澳門的公民,而且是研究生,研究專業不限,獎學金金額從1,000英鎊至12,500英鎊不等。
中國教育部及牛津大學獎學金
中國教育部及牛津大學獎學金(Chinese Ministry of Education-University of Oxford Scholarships)是中國留學委員會和牛津大學合作出資的博士獎學金。這個獎學金每年有五個名額,是一個全額獎學金,包括學費和生活費。
克拉倫登獎學金
克拉倫登獎學金(Clarendon Fund scholarships)成立已屆滿10年,是牛津大學規模最大的國際學生獎學金,贊助非歐盟的留學生在牛津大學攻讀本科以上的研究學位。但是從2011年9月起,克拉倫登獎學金(Clarendon Fund scholarships)的贊助對象不再限制于繳納海外學費的學生,任何國籍的研究生都能申請。這個獎學金每年提供100多個名額,支付學費和生活費,2010至2011學年度牛津大學一共有297名來自46個國家的克拉倫登獎學金得主在進行各種研究。
太盟牛津獎學金
太盟牛津獎學金(Pacific Alliance Oxford Scholarships)是太盟投資集團(Pacific Alliance Group)支持的獎學金,專門資助學業優秀的中國留學生到牛津大學從事社會科學、數學、物理或生命科學等學科的博士研究。這個獎學金為期三年,支付學費和生活費,每年有兩個名額,申請人必須是中國大陸居民(不包括港澳生)。
牛津大學裘槎獎學金
牛津大學裘槎獎學金(University of Oxford Croucher Scholarships)是牛津大學和香港裘槎基金會(Croucher Foundation)聯合提供的獎學金,贊助優秀的學生在牛津大學從事自然科學、科技和醫學相關的博士研究。這個獎學金為期三年,支付全額學費和生活費,每年有兩個名額,申請人必須是香港永久居民。
本科
考古學和人類學、生物化學、生物科學、生物醫學、化學、古典考古學和古代史、古希臘/羅馬文學、古典文學和英語、古典文學與現代語言、古典文學與東方研究、計算機科學、計算機科學與哲學、地球科學、經濟學與管理、工程科學、工程、經濟與管理、英語語言和文學、英語與現代語言學、歐洲與中東語言學、實驗心理學、藝術、地理、歷史、歷史與經濟、歷史與英語、歷史與現代語言、歷史與政治、藝術歷史、人文科學、法律、材料科學、材料經濟與管理、數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數學與哲學、數學與統計、醫學、現代語言、現代語言與語言學、音樂、東方研究、哲學與現代語言、哲學政治與經濟、哲學與宗教、物理學、物理學與哲學、心理學與哲學、心理學、哲學與語言學、神學、神學與東方研究
音樂學 法語 德語 西班牙語 古典學 美術 捷克文 俄語 意大利與 葡萄牙語 藝術史 法語和語言學 西班牙語和語言學 現代希臘語 德語和語言學 意大利語個語言學 歷史學與英語 英文和法文 英語和法文 英語鵝法文 英語和德語 英語和俄語 英語和俄語 俄語和語言學 凱爾特語 東方文化研究 哲學與法語 哲學與德語
哲學與意大利語 哲學與俄羅斯 哲學和西班牙語 歷史和意大利語 歷史和西班牙語 英語和西班牙語 英語和意大利語 英語和葡萄牙語 歷史與葡萄牙語 歷史和俄語 經典英文 古典與東方學研究 歷史與現代語言 神邪惡與東方研究 法語與歷史 歷史與德語 英語與凱爾特語 英語與捷克語 英語與現代希臘語 古典文學與凱爾特語 古典文學與捷克語 歷史與凱爾特語 古典文學與德語 古典文學與近代希臘語 古典文學與意大利語 古典文學與葡萄牙語 古典文學與俄語 古典文學與西班牙語 歷史與捷克語 歷史與現代希臘語 凱爾特語與語言學 捷克語語言學 現代希臘語與語言學 哲學與凱爾特語 哲學與捷克語 哲學與近代希臘語 歐洲與阿拉伯語 歐洲與希伯來語 歐洲與波斯 歐洲與土耳其
研究生
麻醉學、人類學、考古科學、建筑史、區域研究、設計史、國際人權法律、國際野生動物保護、法律、生命科學、語言語音學、文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材料學、數學、計算機學、數學與財務、腫瘤醫學、醫療科學、現代語言、骨骼科學、生物化學、心血管醫學、犯罪學、醫療保健、法律學習、化學、古希臘/羅馬文學、音樂、納米科技、神經系統科學、婦科醫學、兒科學、眼科學、東方研究、網絡科技、病理學、藥理學、哲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經濟學、教育學、創意寫作、發展研究、地球科學、工程科學、英語語言學、心理學、藝術、軟件工程、統計學、城市發展、政治與國際關系學 公共衛生
學術成就
牛津的研究力量雄厚,在其教師隊伍中,就有83位皇家學會會員,125位英國科學院院士。在數學、計算機科學、物理、生物學、醫學等領域,它都名列英國乃至世界前茅。
近些年來,牛津不僅在文科而且在理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不僅在基礎科學而且在應用科學研究中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生物醫學
自從弗萊明在倫敦發現青霉素后,本世紀40年代牛津的科學家弗羅里和蔡恩就將它投入臨床應用,結果3人共享諾貝爾獎。今天用得最廣的抗生素1955年為牛津的愛德華·阿布拉罕發現。牛津也致力于將分子生物學應用于臨床,將核磁共振原理應用于醫療診斷,在發現人體的免疫瓜系統和應用基因工程技術于臨床問題方面,牛津亦起領導作用。
該校在愛滋病毒、移植手術和遺傳病研究等方面也很有潛力。1987年,斯奎波父子公司贈予該校藥學系2,000萬英鎊,以支持他們的研究工作。
環境科學
牛津的研究涉及森林史、氣候變化、遙感、土地利用、野生動物保護、家畜管理、污染、腐蝕、沙漠侵犯等眾多課題。牛津的固體物理、高磁學、激光研究、基本粒子研究和大氣物理學等均在世界上占領先地位。物理系的克拉倫登實驗室在世界核研究領域中起著特殊的作用?;A研究還導向重要的工業開發,包括建立了如牛津儀器公司和牛津激光公司之類的企業。
僅在化學系,牛津擁有4位諾貝爾獎得主。該校在蛋白質、新型無機材料合成、分子的計算機輔助設計等方面都有重大成果問世,并在化工、醫藥、微電子工業等領域推廣應用。牛津與劍橋
長久以來,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一直是被人們聯在一起的。在英文里則有專有的一個詞:牛橋 (Oxbridge)。其實兩校差別并不大。學校組織,建筑格式等非常類似。如前所述,劍橋本身就是牛津大學學生和市民沖突在之后,師生流落到劍橋建立的。兩校之間的接觸與交流一直很密切。
當然,不同之處是不必刻意就可以找到的。有人對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做了分析,牛津大學會問:“What do you think?”,劍橋大學會問:“What do you know?”看來,牛津大學更注重思想,而劍橋大學更注重求知。這大概就是牛津出了30名首相,劍橋出了88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原因。一所大學,成績斐然至此,無人能出其右。
1168年,牛津大學成立。1209年,牛津一位學生練習射箭,誤殺了鎮上一名婦女,引發了一場騷亂。憤怒的牛津市民抓了兩個無辜的老師嚴刑拷打,從而引發沖突。結果師生們被市民追殺得四處逃竄。12名牛津師生流落到劍橋,被伊利主教收容。之后,其它地方的一些學者也慕名而來,一所新的大學逐漸建立起來,就是劍橋大學。如今的市民,多數都從事與學校有關的工作,早就與學生們和睦相處,但要指望民風淳樸卻是不大可能的,因為兩座城鎮已經是典型的旅游勝地。
兩所學校間有些類似中國的清華大學與北京大學,它們之間的關系和競爭很為人們關注,舉世矚目。一百多年來每年都要舉行的劃船賽,牛津贏了71次,劍橋贏了77次,基本拉平。一般的看法是牛津的人文科學更強一些,劍橋的理學和工程技術更有優勢。在英國每年都有大學排名,兩校通常是交替為第一、二名。高新技術強勢,劍橋在此領域一直比較強勢,所以在前的次數要多一些。包括劍橋在世界大學排名上也都領先于牛津,這很可能是因為劍橋一直在學術領域保持優良傳統的緣故,而牛津在人文方面的優勢一般很難單純的從學術上去統計,因為世界上最著名的學術雜志(如Nature,Science等都是屬于理工類)。
申請與錄取
入學要求
與美國的精英學校(主要是私立)不同,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是公共機構,它們不能公然的表現“捐贈偏好”(即一個父母社會地位高的孩子比一個社會地位較低的孩子在申請學校時占有較大的優勢)。
本科生必須信仰英國國教的要求于1871年廢止。1920年之前,古希臘知識為必須。1960年前,則需要懂得拉丁語。而女性直到1920年后才能夠得到牛津學位。
本科:高考成績名列前1%,或者ALevel成績達到AAA或AAB,IELTS 7.0以上(每項至少7.0);
碩士:優秀本科畢業,IELTS7.5以上;
本科生入學由獨立的學院批準,它們的學生將在學院接受導師教育,并在大學接受講座和課程教育。而研究生的通知書則由各系首先決定,然后是與之相關的學院。
學校歡迎來自不同類型學校和不同背景的學生申請入學。牛津的學生來自英國各地和海外。為獲準入學的競爭十分激烈,但每一位候選者的個人優點都會經過慎重的考慮。學術成就當然很重要,但導師也同樣看重發展潛力、動機和申請者對在牛津學習的承諾。
申請程序
本科生申請:
所有的本科申請者必須填寫OAF(Oxford Application Form)和UCAS(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dmissions Service)。
以上兩種表格均可以通過牛津大學的官方網站下載。
IELTS成績要求:聽、說、讀、寫各項成績不得低于7.0。
277名2005-2006學年的中國本科申請者中有84名被牛津大學錄取,比例為1:3.3。
2013年申請時間線:
申請開始時間 2013年9月1日
申請截止日期 2013年10月15日
申請推薦日期 2013年10月1日
特殊專業截止日期 2013年10月15日
錄取放榜日期 不晚于1月中旬
獎學金申請截止日期 2013年9月1日
獎學金申請通知日期 N/A
研究生申請:
在提出申請前,首先需要選定將要就讀的專業和院系,然后在申請截止日期前分別將兩份申請表和兩份所需的其它材料寄到GAO(Graduate Admissions Office)。
GAO郵寄地址為:The Graduate Admissions Office, The University Offices, Wellington Square, Oxford OX1 2JD.
申請表可從學校官方網站下載。
牛津大學對申請讀研究生的人在英語方面有較高的要求,各專業往往要求學生達到以下兩種標準:
較高標準:
雅思成績:總分7.5,聽、說、讀、寫均不得低于7.0。
托福成績:紙筆考試630,寫作5.0。
CBT考試267,寫作5.0。
IBT考試109。
劍橋熟練英語證書考試(CPE):B級
基本標準:
雅思成績:總分7.0,聽說讀寫均不得低于6.5。托福成績:紙筆考試600,寫作4.5。CBT考試250,寫作4.5。IBT考試100。
劍橋熟練英語證書考試(CPE):C
學費信息
2005年海外學生(參考性)學費:
大學本科生:
文科:5,720;
理科:7,580;
醫學:13,960
研究生:
生物-生理-心理:8,910;
臨床醫學:16,337;
MBA:16,000;
其它:6,684;
食宿費:每年:6,900
據牛津校方介紹,從2006年開始,在牛津念書的英國學生每年的學費將上調到3千英鎊(約6千美元),但外國學生的學費最高則將可能達到每年2萬鎊(約4萬美元)。海外大學生雖然不可以獲得英國本地學生享有的豐厚補貼,但有機會獲得各種豐厚的獎學金,其中大部分為全額獎。海外學生可以申請的牛津大學獎學金機會很多,包括:K.C.WONG獎學金、ST.HUGH'COLLGE獎學金,CITIBANK/FCO學金、香港牛津獎學金基金會提供的獎學金,以及殼牌運輸貿易公司百年紀念獎學金等等。數額每年大約為兩萬英鎊,包括學費住宿和生活費。所有希望入讀牛津大學的本科生必須向大學提出申請。似乎所申請的學科,申請人可能需要參加入學考試。
兼職打工
牛津大學的校職業中心位于56 Banbury Road,但由于牛津的學習是以學院為主體的,所以每個學院均設有專門適合本學院學生的職業咨詢師,他們會和學院的管理層、導師、校友會負責人以及學生等一起共事。